亞坤的咖椰土司,不是我的菜。
知恥近乎勇啊!
第二天一早起床,發現還是應該要花點時間簡單排一下行程比較好(廢話,自己戳自己的頭),想想至少拉一下順道的景點,把每天要去的地方、要吃的店和交通方式等稍做整理,免得沒算好營業時間敗興而歸,或是車程不順浪費時間和車錢,所以人在新加坡的第二天早晨,才真的開始認真的研究我這趟的行程(總算是開竅了)。
簡單把史給究存入手機後,發現牛車水就有一家亞坤在步行10分鐘可到的範圍內,反正早上也沒下樓去吃早餐,乾脆走到亞坤解決去,不過這一摸也摸到十點多才款好背包出門覓食去。
雖然亞坤到處有,但走到店裡才發現人客還是滿多的,找到一張桌子坐下,立馬就有人來幫我點餐,點了一份咖椰土司、養生蛋和冰奶茶的組合餐,沒有等很久餐點就速速送來,不過才吃一口咖椰土司,那土司饀裡的甜~還真不對我的胃,不是不好吃,而是我不喜歡太甜的東西,後來乾脆蘸著養生蛋吃才稍微覺得比較好吃些(本來對咖椰土司一整個失望了,但前陣子在檳城吃到美味的咖椰土司才整個改觀,日後再說)。
吃完早點,接著走到牛車水站E出口處的唐城坊買網友說可以便宜很多的旅遊票券,票券全到手後,想想中午用餐時間也到了(啊不是才吃完早餐而已嗎),乾脆再坐地鐵到小印度去吃印度煎餅,心裡才打算好,腳步已往地鐵站走去,真是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啊!只是好不容易在小印度的竹腳市場裡熟食中心找到想吃的店,結果老闆竟然說沒有我超想吃的Roti Prata (印度煎餅)了,他說早餐時間才有,看了看現場只能吃印度飯之類的餐點,想想天氣熱,飯不大吃得下,所以只好很扼腕的離開,隨意在小印度附近走走逛逛。
PS. 隔天在hostel吃早餐時聽工作人員說,才知道當天晚上小印度發生新加坡罕見的嚴重暴動,還好我是早上去的,好里佳在。
從Adler Hostel走路約10分鐘不到就有一家亞坤。
店內外都有座位,我選戶外的座位區。
養生蛋就是半熟蛋。
咖椰土司就是烤土司裡抺上甜甜的咖椰醬和奶油,對我來說,太甜了。
店內。
吃飽後,再往地鐵車站走去,也順道看看牛車水這個新加坡的中國城。
重現過去的生活。
以前碼頭邊華人的生活場景。
牛車水保留了許多早期的傳統華人建築,這些兩三層樓高的房子我滿喜歡的,據說融合了中國風、南洋風和歐風的特色,很有味道。
每棟都有這麼多的窗戶,而且做的跟門一樣大,好妙。
迴廊。
某間飯店。數不盡的門(明明是窗戶)。
不曉得為何做這麼多窗門,採光和通風嗎?
門裡有窗。
拍不膩呢!
走到位在牛車水地鐵站E出口的唐城坊,整個很華人味的百貨商場。
裡面有鼎泰豐。
3樓有不少家旅遊票券的店,可以買旅遊行程和新加坡各個旅遊景點的門票,門口都有報價,可以自己比價,我後來在這家買。
買了環球影城(原價74星幣,買60星幣)、S.E.A海洋館(原價38星幣,買30星幣)、摩天輪(原價33星幣、買夜間20星幣)、濱海灣花園(原價28星幣、買19星幣),真的便宜很多。
既然講到牛車水了,就一起把牛車水寫一寫,這是第三天拍的,哈!
每天從hostel出門往地鐵站必經的路和房子,好可愛。
百看不膩。
這幾天,這些路來來回回走了好幾趟。
第三天的天空真美。
古老的印度教。
清晨都有這麼多鴿子在這間印度教的高牆上。
排排站。
除了印度教堂,還有回教堂。
能保留這麼多老房子真的很不容易。
牛車水有很多華人餐廳、小吃,尤其晚上很熱鬧,可惜我每天在外面吃飽飽,回來時都又累又飽,所以反而這裡的店沒怎麼吃到。
我真的大愛這些窗門啊!
真的很愛立些有的沒的雕像耶!
中國味十足。
我每天出入的牛車水地鐵站。
小印度
接著來到與牛車水只有兩個車站之隔的小印度區。
在牛車水擦身而過的多是華人、在小印度擦身而過的則多是印度人(廢話)。
市集蔬果攤。
茄子、豆子、椰子可以理解,但有點不懂香蕉花苞和應該是香蕉的莖(?)可以買來做什麼?
街角一景。
一整個亂亂晃、亂亂鑽。
回到地鐵站附近的竹腳市場,進來美食區找ZAM ZAM。
我想吃印度煎餅,但在小印度區的店好像只有早餐有賣,可惜。不過後來才發現,這家ZAM ZAM MUSLIM FOOD和我後來幾天去武吉士站吃的ZAM ZAM Restaurant好像不是同一家,招牌完全不一樣,當初會來這裡,是想說小印度裡的店可能更道地,哈!
吃不到印度煎餅,只好跑來小印度藝術區走走。
一整個很彩色的小印度。